找到相关内容177篇,用时4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善生经的伦理思想──兼论儒佛伦理思想之异同

    行为有罪,不如礼拜“根本”“居家”“福田”三火,说明应供养父母、妻子、宗亲眷属、仆使佣客、沙门、婆罗门,而施予安乐。这可视为《善生经》“礼六方法”的雏型。而大乘经典中如《法华经》也曾记载名为“”...》中就有这样的话:“佛告善生:若长者、长者子知四结业,于四处而作恶行,又复能知六损财业,是谓善生。”不过,这一段话不见于现存的其他汉译及巴利经典,或许是《长阿含.善生经》的汉译者加入的。  以“善生...

    王开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2347036.html
  • 由“相互主体性”的立场论天台宗几个基本关键观念以及山家与山外之争

    对《法华经》的“汝等皆行菩萨道”(15)论点的体会。经文既许声闻自觉一直在修菩萨道,(16)菩萨更许四众亦皆如此,大师类推一切众生亦然。而“菩萨道”必含自行、化他两目。如此则每当两位众生发生...?当然牵涉到自心中修养慈悲之心,观想即心之诸佛、即心之众生等义,但若以上述诸义观之,尚可更进一步详论之。如知礼的《十二门指要抄》,解“受润二门”云︰ 观己心地三千与佛心地三千殊。则念念受润,...

    任博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1647155.html
  • 善生经的伦理思想─ 兼论儒佛伦理思想之异同

    不如礼拜“根本”“居家”“福田”三火,说明应供养父母、妻子、宗亲眷属、仆使佣客、沙门、婆罗门,而施予安乐。这可视为《善生经》“礼六方法”的雏型。而大乘经典中如《法华经》也曾记载名为“”的菩萨比丘,...长者子知四结业,于四处而作恶行,又复能知六损财业,是谓善生。”不过,这一段话不见于现存的其他汉译及巴利经典,或许是《长阿含.善生经》的汉译者加入的。   以“善生”作为人名的情形,也见于《大正藏.阿...

    王开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4547711.html
  • 洗濯污物,显明清白

    菩萨——你骂我,我还说你要成佛,还对你嗑头,忍人所不能忍啊。这些模范行动不是靠这些神通啊,所以说这对于外教我就不管了,对于现在有的初学密的人,这种偏差很大。这种偏差往往就会受到那种人的蛊惑,他...你总穿上。那些经文它是好,但不对您的号。持戒跟破戒平等,这话很好,哈哈哈……现在还是应该老老实实持戒。有的人说,我修行就好了嘛,这在《大涅磐经》里头也讲了,《大涅磐经》最后就是扶律谈啊。扶这个戒律...

    黄念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2249799.html
  • 大相国寺法语(2)

      摩尼珠。人识。如来藏里亲收得。  六般神用空空。一颗圆光色非色。  净五根。得五力。唯证乃知难可测。  镜里看形见不难。水中捉月争拈得。  独行。独步。达者同游涅槃路。  调古神清风自高。貌颊骨刚人不顾。  穷释子。口称贫。实是身贫道贫。  贫则身披缕褐。道则心藏无价珍。  无价珍。用无尽。利物应机终不吝。  三身四智体中圆。八解六通心地印。  上士一决一切了。中下多闻多不信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0352110.html
  • 疑经研究——中国佛教中之真经与疑经

    阶位别录集四卷之后,评信行(五四一--五九四)云:“博综群经、蕴独见之明”,又对三阶教门徒的“头陀乞食,日止一凔,在道路行,无问男女率皆礼拜”之情形,评为“似法华行”。但指摘三阶教徒只爱其同道,...》,庐山慧远称之为《三法度经》。当然应称为律者,却以经命名者很多,如《沙弥十戒经》、《舍利弗问经》、《大爱道比丘尼经》、《迦叶禁戒经》等即是。这正如后秦僧肇解释经为:  经者也,古今虽殊,觉道改...

    牧田谛亮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1252900.html
  • 觉意三昧与四句无生门

    的圆佛。此中,“五品弟子位”是依照《法华经》<法师品>而加以诠释,“六根清净位”的所谓的“六根清净”则是出于《法华经》<法师功德品>、<菩萨品>和《观普贤菩萨行法经》。  以上是六即的内容之说明...阿含经》而出,也就是著重在“念、法、精进、喜、安、定、护”等七种步骤来修持“觉意”,修持吾人的意念成为寂灭的菩提。  《安般守意经》、《普耀经》 等早期汉译佛经也提到“觉意”,但是离前述《阿含经》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33359901.html
  • 论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义

    ldquo;我是众中的一个”;菩萨的“我不敢轻视汝等,汝等皆当作佛”(见《法华经》卷六),乃至过去诸佛、现在诸佛、未来诸佛,三世诸佛,佛佛平等,佛佛道同,这就是...以来,自以为“万物之灵”的人类往往忘记其他生命的存在,为满足一时的私欲而滥杀无辜。《法句经》云:“一切皆惧死,莫不畏杖痛,恕己可为譬,勿杀勿刑杖;能安群生,加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4060088.html
  • 佛教善恶观与现代人心的净化

    性空之理。在把佛性分为三因后,智顗指出,一切众生无不具足正因、缘因、了因三性,其文曰:“今《法华》定天性,审父子,非复客作,故深得此意,知一切众生正因不灭,不敢轻慢,于诸过去佛现在若灭后,若有闻...  “三因佛性”中,正因既以实相、中道理体释之,它自然就是非染非净、无善无恶的。与正因佛性无染净、非善恶不同,缘、了二因则有染净、具善恶。在《观音玄义》中,有人问智顗:“缘了既有性德善,亦有性德恶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90160224.html
  • 天台的性具思想及其修证意义

    法华玄义》中,他说:  今《法华》定天性,审父子,非复容作,故深得此意,知一切众生正因不灭,不敢轻慢,于诸过去佛现在若灭后,若有闻一句,皆得成佛道,即了因不变,低头举手,皆咸佛道,即缘因不灭也。...佛性对于一切众生,都是与生具足的,是本有的,不是后天才有的。  智者大师对此众生本具之三因佛性,进一步阐释说:在此三因佛性中,正因佛性如莲子体处污泥而被朽,乐我净不动不坏,一切众生正因佛性亦复如是...

    中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54060566.html